徐明心教授
香港明愛專上學院
摘要
重新探索社會工作的本質:"關係為本"、"案主為本"、"實證為本" 或是 "價值為本"?
在我的演講中,我將探討一個簡單但基本的問題:為什麼要做社會工作?我們相信社會工作源於價值信念,它是社會核心價值的一部分;以專業價值信念為基礎、努力維護和追求人文價值。當我們提到價值信念時,我們要清楚談論的是什麼樣的價值信念。它是個人、專業、組織、社會、政治還是靈性價值?當代社會存在不同的價值信念,但可能未必一致。有時,彼此存在拉力甚至衝突。
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社會工作實務本質上是一個動態而複雜的過程。在這過程,我們需要價值信念作為工作方向的指引,並持守我們的耕耘。否則,手段可能會掩蓋工作意義,我們埋頭苦幹,卻忘記思考和夢想。專業社工若不秉承價值信念,只會淪為技術官僚。社工的職志是眾人由生到死的福祉。我們未必能夠解決案主的問題,但我們可以懷著對愛、自決和社會公義的信念,以伙伴身份去傾聽、協助、充權和倡導。
我會反思過去四十年的工作,與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和理想,重新探索社會工作實務的基礎:社會工作是"關係為本”、 "案主為本”、"實證為本"、"價值為本"或是這些部分或全部的混合體?
簡介
徐明心教授是香港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教授兼院長。他也是世界上其他九所大學的榮譽教授。在加入明專之前,他曾擔任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教授及副院長。明心在社會工作實務、研究和教學方面擁有四十年的經驗。他是前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發展及健康服務總監。明心成立了首個以社區為本的家庭服務中心、首個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及首個僱員援助計劃。他還督導香港眼庫診所,協調服務發展、籌款、服務評估和員工發展。
明心的研究興趣包括社會工作督導、人本服務管理、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、社會工作教育以及藥物濫用。他出版了超過145份研究著作,包括12本書 (如《社會工作督導: 脈絡與概念》(Sage, 2005) 和75篇評論期刊文章。明心一直是社會工作督導領域積極研究的學者。在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領域,明心是《國際社會工作》學刊最多產的作者。他的著名文章 “從復原到抵抗:重建社會工作實務的優勢視角”獲得了2010年《國際社會工作》頒發的弗蘭克•特納 (Frank Turner) 最佳論文獎;它是世界上下載最多的社會工作文章。此外,《英國社會工作期刊》編輯之選《社會工作關係的界限重訪》,明心重新概念化醫學模式裡的工作員/案主關係,轉化成動態而融合的模式。學術上,明心現時是《國際社會工作》期刊聯席編輯及其他十八份學術期刊的編務委員或評審。
|